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第二章之二:潮間帶活動

澎湖潮間帶以豐富的生態性著名,不但有豐富的物種也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為了結合當地資源與人文觀念,並深植環保及永續經營的觀念於民眾、遊客的心中,當地旅遊業者近年來開始與學者專家結合,在受過一系列的訓練之後,將這些生態的知識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傳達給民眾。  


遊客可以透過解說員的導覽,在拜訪潮間帶時不再只是走馬看花、嬉浪戲水,而是深入的了解各種物種的特性、海岸地形的類別。配合實地走訪、田野調查來讓澎湖一遊的朋友們暸解潮起潮落的奧秘與生物的生活機制,從感動中去落實生態旅遊的精神。
潮間帶就是退潮時顯現出的陸地,而漲潮時被海水淹沒的區域,用學術性的說法,即是高潮線與低潮線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澎湖的地理環境相當特殊,海水最高潮與最低潮的潮差大,也因此可使用的海洋資源相當豐富。

冬末春季潮間帶活動冬末夏初是藻類生長的季節,此時期相當適合從事藻類生態觀察;這時期也是海洋生物開始繁殖的季節,常可發現海兔的卵帶、玉螺的卵帶等等,千萬別因為好奇去處碰他們,以免干擾他們生長。 這時期也是海菜的採收季節,翡翠綠的海菜佈滿整個礁岩,讓我們挽起袖子採些海菜,回家煮熱騰騰的海菜魚丸湯。
夏季潮間帶活動: 如果潮汐算的好,傍晚一邊看夕陽,一邊逐浪也是很愜意的事情。 沿途可見許多俗稱大鉤仔的「光手滑面蟹」紛紛躲到珊瑚礁下。島上是一大片草原,到處開滿了天人菊,也長了不少風如草;而美味多汁的仙人掌果實,大到一顆要分成兩大口才吃的完。在草原上的制高點看夕陽是一大享受!看著一團火球緩緩沉入海面,天邊夕陽餘暉美不勝收,等著您一起來與我們分享!

石蓴
初春的海岸,放眼盡是一片無垠的綠,石蓴就常常在這裡,西嶼人俗稱「大號菜」,澎南區俗稱虎「ㄉㄚˋ」。石蓴的藻體有兩層細胞,厚度約30-50μm,高可達30公分,形狀多變,有圓形、卵形、長橢圓形等。人們對石蓴興趣缺缺,但早期時常做為豬食與現代九孔養殖的添加物。近年來澎湖科技大學以其為主要配方研製成營養食品,足見生活型態不同造成物種與生活的關係也漸漸在改變。


礁膜



西嶼人稱之為「青菜仔」、湖西人則呼「ㄘㄝˋ」,也有人稱其為海菜。其藻體呈黃綠色或淡黃色,膜質,葉片狀,單層細胞,柔軟黏滑,約高10-20公分。邊緣波狀、有皺褶或不規則裂開。因為礁膜藻體柔軟容易破碎,所以喜歡生長在風浪小或淨水區之潮間帶中、上部礫岩上或石沼中,為本縣重要的藻類資源,也是澎湖名湯「海菜仔魚湯」的主要食材。





澎湖島礁眾多,冬天風浪又大,野生紫菜產量甚豐。南海紫菜因缺乏管理制度,量少售價也低。相較之下,湖西、白沙就有一套較完整的制度,尤以白沙赤崁村最為出色。赤崁村龍德宮設有公產委員會專責北海紫菜採收與經營管理,舉凡採集資格、紫菜單的發放、人員造冊、漁船編組、現場管理、看守員遴聘、採集權出標、漁禁期的規定等,皆有一套全理的公約。除了合乎生態保育的精神,此套制度更可消弭紫菜領域衝突,整合漁村,為討漁生命共同體樹立絕佳典範。

資料來源 澎湖的潮間帶 http://tidal.phhcc.gov.tw/home.as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