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佈於全省中、低海拔山區。成蟲以7~9月數量較多分布習性:中南部日月等水庫,棲息於河川之中、下游。形態特徵:前胸背板有尖銳的突起。鬼艷鍬形蟲的翅鞘烏黑亮麗,乍看之下很像剛用鞋油擦亮後的名牌皮鞋,其實那正是鬼艷鍬形蟲翅鞘的原色,也是鬼艷鍬形蟲的主要特徵。翅鞘非常光亮美麗,所以得到『艷』的美名,體長從4~9.2公分都可發現。
分布習性:中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森林,喜歡佇立於視線良好之高處。
太魯閣國家公園面積92000公頃,是一座三面環山,一面緊鄰太平洋的山岳型國家公園,由立霧溪貫穿其間,連接了山海。
峰壑相連、山高谷深是地形上最大的特色,區內90%以上都是山地,中央山脈北段的山峰綿延橫亙,合歡群峰、黑色奇萊、三尖之首的中央尖山、五嶽之一的南湖大山,共同構成獨特而完整的地理景觀,另外的特殊地形還有圈谷、峽谷、斷崖、高位河階以及環流丘等等。跟台灣其他山岳型國家公園相比,沿著中橫公路爬升,一天之內便可歷經亞熱帶到亞寒帶、春夏秋冬四季的多變氣候,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闊葉林、針葉林與高山寒原等植物景觀也跟著變化,台灣藍鵲、台灣彌猴等動物也讓此區的生態面貌更加豐富。
太魯閣峽谷有世界級的美
立霧溪切鑿形成的太魯閣峽谷,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地質史,太魯閣峽谷的前身是海底沉積物,經過多次高溫、擠壓變質,以及400萬年前造山運動抬升、河水下切,才逐漸形成。由於大理岩,有著緊緻、不易崩落的特性,經河水下切侵蝕,遂逐漸形成幾近垂直的U形峽谷,造就了世界級的峽谷景觀。區內山巒交錯,超過2000公尺的山區面積更佔全區一半,列入台灣百岳的就有27座,境內以南湖大山、奇萊連峰、合歡群峰、中央尖山等最著名。
海拔落差大 氣候垂直分布山清水秀的太魯閣,區內多高山峽谷,容易產生雲海、霧氣、彩霞、雪景等天象景觀。另外,由於高山孤立,每座高山都受到生殖隔離的作用,成為生態獨立的高山島嶼。高落差地勢造成亞熱帶到亞寒帶氣候垂直分布,滋養種類繁多的動植物,高山島嶼特性造就許多珍貴的特有物種。
石灰岩區植物最是特別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森林茂密原始,園區涵蓋海濱到高山的變化,落差3742公尺,複雜多變的氣候、地形及植群,超過1500種植物分布其間,成為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台灣80%的留鳥、半數的陸生哺乳動物、250種蝴蝶,數以萬計的昆蟲種類,都可以在這裡發現。植物中又以生長在石灰岩環境的植物最為特別,像是太魯閣繡線菊、太魯閣小米草、太魯閣小蘗、清水圓柏等等,都是太魯閣僅見的特有種類。另外,南湖大山群峰也是台灣高山生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每年的雪季有4個多月,高冷的環境很適合高山動植物生存,因此保留了許多特有及罕見的種類,石灰岩植被和高山植物,可說是太魯閣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植物資源。
太魯閣族遷入超過200年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蘊藏著史前遺址、太魯閣族文化及古道系統等豐富人文史蹟。目前園內及周邊發現8處史前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富世遺址」,位於立霧溪溪口,屬國家第三級古蹟,在此發現直立於地表的單石,為距今2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本區原住民太魯閣族,兩百多年前從濁水溪上游遷居至此,他們選擇立霧溪流域靠近山腹的小台地聚居,目前發現的部落遺址有79處。
過去人類學家把泰雅族分為泰雅亞族和賽德克亞族,其中賽德克亞族又分為太魯閣群( Truku )、道澤群( Teuda )、和德奇塔雅群( Tkdaya )三個群。
賽德克亞族的原來居住在中央山脈濁水溪的上游,現今的南投縣仁愛鄉,因為人口增加、耕地不足或尋找新的獵區的因素,部分族人越過中央山脈散居在花蓮縣的立霧溪、木瓜溪流域,日本統治時期,於太魯閣事件之後對太魯閣族實施混居集團移住政策,將太魯閣族人遷移至今日的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繁衍後代,他們認同Truku Truwan 是三個群共同的祖居地,所以自稱是「太魯閣族人」(Seejiq Truku)。
經過族人長期的努力,太魯閣族終於在民國93年(2004)1月獲得官方正名,成為全國第12個原住民族,從此族人可以大聲地說:「我是太魯閣族人」。
古道方面,從仁和至太魯閣間沿清水斷崖的道路,早期名為北路,於清領時期修築,為蘇花公路的前身;合歡越嶺古道是日治時代修建,以「錐麓大斷崖古道」保存較完整;園內最著名的中部橫貫公路,開鑿過程艱辛,一斧一鑿的血汗拓建,成就這條風景優美的國家景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