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台灣生態保育-低海拔地帶















低海拔地帶


北部500公尺至南部700公尺範圍內 亞熱帶闊葉林帶
  本區可稱為楠木類植物的天下,例如大葉楠,其葉大而薄。其他植物還包括了台灣相思樹、大葉山欖、台東漆、台灣油杉、軟毛柿、象牙樹、台灣水、九芎、茄苳等。 動物種類繁多,哺乳類有梅花鹿、穿山甲、野豬、白鼻心、台灣獼猴、野兔等;鳥類有藍腹鷴、朱鸝、大冠鷲、八色鳥、喜鵲、樹鵲、台灣藍鵲、翠翼鳩、領角鴞、紅嘴黑鵯、紅尾伯勞、棕背伯勞、黑翅鳶等。
  兩棲爬蟲類則有翡翠樹蛙、台北樹蛙、莫氏樹蛙、拉都希氏赤蛙、南台草蜥、百步蛇、攀木蜥蜴、褐樹蛙等。偶爾還可見到無霸勾蜓、豆娘、獨角仙、黃裳鳳蝶、鬼艷鍬形蟲。


鬼艷鍬形蟲

學 名:
Odontolabis siva
英 名:
Stag beetle
形態特徵
體長約45~92mm,雌蟲體長約40~60mm,體色為黑色有光澤。雄蟲眼睛下方、頭部兩側具尖銳突起,翅鞘明亮會反光;雌蟲眼緣突起為圓弧狀三角形。頭上具有一對鹿角狀大顎為鍬形蟲之主要特徵,這付大顎是牠們禦敵的重要武器,雌蟲大顎較小。
生態習性
幼蟲蛀食木頭,成蟲則以植物汁液及水分為生。禦敵時,會以其鹿角狀之大顎將敵人擊落地面。成蟲出現於5~10月,夜晚具趨光性,會到有光亮的地方活動。
棲地分布
分布於海拔1500公尺以下山區,蘭嶼、綠島也有分布。

領角鴞

學 名:
Otus bakkamoena
英 名:
Collared scops owl
形態特徵
體型大,獨特有如紅寶石之眼睛為明顯特徵,全身覆蓋栗褐色之羽毛。
生態習性
生性兇猛,主要以弱小之哺乳類、鳥類、爬蟲類等為食。為夜行性動物,白晝獨處於隱密之樹枝上休息。每年5~6月間繁殖,在洞穴築巢,每窩約產2~3枚白色蛋。
棲地分布
分布於海拔1200公尺以下之森林中,及山坡地或鄉間樹木繁茂處。


無患子

學 名: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俗 名:
肥珠子、肥皂樹
形態特徵
無患子是變色落葉喬木,每到秋冬葉則轉黃,果實熟後的果皮富含皂素,去污力強,古時用以洗滌器具、頭髮,葉為一回偶數羽狀複葉,小葉5~8對,葉色淺綠,入秋後轉為黃色,為著名的觀賞樹木。葉互生,卵生批針形,基部歪,長9~12公分,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或腋出,核果球形,基部有一突起,孰呈茶褐色並皺縮,種子黑色。
棲地分布
廣泛種植,為本島低海拔闊葉林常見落葉喬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